暑假到了,父母们容易出现三种典型的假期心理:一是烦恼,孩子放假父母不放假,孩子假期怎么过是个问题;二是急功近利,想把孩子的假期变成“第三个学期”,报各种补习班;三是“贵族化”倾向,让孩子参加各种高收费的奢侈夏令营。第一种父母太应付,觉得孩子吃喝不愁就行,假期混着就过去了,很可惜;第二种父母完全扭曲了假期的意义,有可能助长孩子的厌学情绪;第三种父母则对孩子的价值观产生了误导。
学生为什么要有假期?什么样的假期最有利于孩子成长?父母要重视一个重要的理念,即假期的本质含义是让学生过一种不同于学校与家庭的生活。因为学校的教育模式对于学生具有一定的束缚性,容易让学生脱离社会与生活,家庭则是孩子最为熟悉甚至模式化了的生活。孩子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来开阔视野,了解真实的社会,增加生活经验。所以,全世界创造的假期教育经验,就是让孩子过一种不同于学校和家庭的新生活,让假期成为个性化发展的天堂。
孩子年龄越小,父母责任越大。比较合理的心态,是让孩子过一种不同于学校与家庭,又适应孩子需要的生活。孩子虽小也有参与权,同样需要被尊重,所以假期安排一定要和孩子共同协商。
中国自古就有游学的传统,但由于学业压力大,更由于担心发生意外事故,这一传统在当代中国几乎被中断了,非常可惜,非常不利于孩子成长。其实,任何国家组织游学活动都可能发生意外事故,但欧美和日韩等国充分认识到体验教育的重大价值,同时采取科学而严密的安全措施,因此能常年坚持举办大规模夏令营和各种各样的游学体验活动,深受孩子欢迎。
现在的中小学生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,课业负担很重,非常缺乏体验的机会。因此,教育部近几年在部分城市开展研学旅行的实验,是极为必要的“突围之举”。
值得欣慰的是,不仅仅教育部门开始勇敢探索,许多家庭也自觉自愿地联合起来开展游学活动。其实,喜欢旅行的家庭都会体验到旅行的妙处,每逢寒、暑假基本上都外出旅行,有时是几个好朋友带着孩子结伴而行。这种几个家庭结伴的游学方式,让孩子的精神世界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,小小年纪就体会到世界如此之大,文化如此丰厚,原来离自己很遥远的东西一下子变得非常近,这种丰富立体的体验让孩子获益良多。
要了解一种文化和一个民族,只住宾馆或走马观花绝对是不够的。如果能够在当地,特别是在同龄人的家里住上一周或者更长时间,对一个民族和一种文化的理解肯定是不一样的。
儿童时代孩子最需要伙伴,也最需要体验夏令营的生活。一个好的夏令营就像夜空里的一道闪电,让孩子突然之间看清了自己未来的方向;也会像头脑风暴,给孩子很多的奇迹以及意想不到的机会。最令我震撼的是,迪士尼的一位总裁,青少年时代居然连续9年在同一个夏令营营地生活,而且可以看到爷爷和爸爸小时候在此营地活动的记录。由此推算,他们祖孙三代在同一个营地的活动经历长达七八十年!我多么希望中国有这样充满魅力的营地,多么希望更多家庭拥有如此积极阳光的传统。
无论是旅行、游学还是夏令营,这种脱离学校、暂别家庭的机会往往能真正锻炼孩子面对生活和困难的能力,能让孩子有很多进步,让他们结束假期回归学校有更长足的发展。
有个孩子特别想去国外念高中,并承诺“给我第一年学费就可以,其他打工挣”,于是父母安排了一场“模拟留学训练”,让孩子在暑假自己到外面租房子、打工、学习英语。暑假结束后,孩子不但生活得挺好,账上还多了500元钱,学习也没落下。后来父母最终同意孩子出国,孩子到了国外果然也很适应。还有个厌学的孩子特别希望弃学去打工,怎么劝都没用,他父亲就利用暑假给孩子安排了一次打工,让他体验梦想中的打工生活。结果,工作辛苦、挣钱也少,孩子的生理、心理都无法适应,又自觉地回来上学了。
生活有各种难题,孩子的发展也面对各种挑战。这些案例告诉我们,孩子想说服父母,父母想说服孩子,光靠嘴说都不行,得让孩子真实体验,用实际行动证明,假期就是一次成本较低的体验机会。
孩子是千差万别的,每个孩子的个性、需求、潜能都不同,都充满了开拓的兴趣。希望与幸福均在自由中,孩子是鱼,假期就是大海;孩子是鸟,假期就是天空。父母请珍惜假期这一个性化发展的天堂,为孩子创造发挥潜能优势的条件。
(作者孙云晓,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、研究员,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)
《中国教育报》2017年07月23日第2版 版名:家教周刊·父母课堂